常德汉剧高腔寻新记(新春走下层)
发表时间:2025年01月18日浏览量:
昔时唱小生,现在成“须生”——53岁的湖南常德汉剧高腔维护传承核心(下文简称“核心”)副主任丁松始终以来释怀不下的,是怎样为高腔传承寻新人。 常德高腔,2006年被列入国度级非物资文明遗产代表性名目名录。2024年3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德市考核调研时指出:“常德是有文明传承的处所,这里的丝弦、高腔、号子等要以恰当载体传承好应用好,与时俱进开展好。” “核心均匀年纪40岁,是个‘高龄’剧团。不新颖血液弥补,怎样传承应用开展?”前些年,丁松一度内心急。 30多年前,丁松结业于常德艺校戏曲专业。跟着院校调剂,外地黉舍不再承当传统戏曲的人才培育义务。曾被称作“戏窝子”的常德,学戏的孩子越来越少。 冬日午后,常德市第七中学体育馆。一群身着练功服的十三四岁少年,个个体态挺立,举措洒脱连接。 孩子们来自常德汉剧后备人才定向委培班。常德摸索汉剧人才培育新形式,核心结合常德市第七中学、湖南幼儿师范高级专迷信校,树立定向委培机制:不但免膏火,结业后还能直接进核心任务。“海选”布告一收回,报名流数超越800人。精挑细选后,40名孩子成为首届学生。 练功房里,交错着多少对特别的师生关联——委培班年事最年夜的老师吴建军,是丁松的教师;班主任聂长维,又是丁松的先生。加上年青面貌,汉剧高腔衔接起四代人的传承。“有了稳固的人才培育运送机制,内心的石头总算落了地。”丁松说。 新人之外,园地一度也是困难,核心排戏演戏只能四处“蹭”园地。传承应用开展,新空间那里找? 客岁以来,在常德市宣扬文明部分支撑下,核心入驻常德河街。随着丁松走进常德河街鸳鸯走马楼,核心演员为迎新春排演正忙。青年演员一段唱毕,丁松不由得喝采。 另有更年夜舞台。市里新建了常德年夜剧院,估计上半年便可移走运营。 开展新空间,也包含在与时俱进的翻新中。 老戏年青人不爱听?那就从身边人身边事提及。正在排演的《桃花源里可种田》,是核心2024年实地采风后赶排的一部新戏,刚摘得第八届湖南艺术节6项年夜奖。内容取材新农民扎根乡村、种粮致富的鲜活故事,“主人公”都是常德庶民熟知的城市片面振兴带头人。“打扮新、舞美新、题材新。”丁松说,“就是要紧跟时期步调,做党的政策的宣讲员、新时期汗青性成绩的歌唱者。” 常德市第七中学体育馆内,14岁的上官仁杰练得浑身是汗,“振兴汉剧,10后也能着力。” 丁松静静打算,“第一批孩子结业是2031年,当时我还没退休,盼着同台唱高腔!”
《 国民日报 》( 2025年01月17日 01 版)
(责编:胡永秋、杨光宇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